《道德经》与企业家的格局



  老子的《道德经》,写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但是思想智慧却如此的高深,竟然能预先勘破现代都看不破的大智慧。被称为中国古代超级智慧,伟大的东方哲学,中国至今的智慧思想都无法超越。《道德经》里面只有5000多字,却总结出了无上的人类智慧, 涉及 政治、哲学、经济、管理、军事、伦理、环保、养生以及艺术等各个方面。从今朝的企业精英身上无不看到道德经精神的践行。

  任正非1988年带着两万元开皮包公司,他如何成长为能轻松驾驭数千亿业务的,任正非的格局和认知是从哪里来的?小编认为大部分有所成就的人或者公司,并不是完全依赖天赋异禀、独特的机遇和资源,这只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没有肯定不行,但有了不见得一定成功。

  真正厉害的人,都有一种“自我进化”的能力,他们会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迭代自己的哲学。越升级就越返璞归真。听他们的演讲,会有一种通透、舒服的感觉。巴菲特、任正非、马云等大家无不如此。

  越深的智慧越简单。《道德经》、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书,上到万物起源,下到为人处世,老子孔子对这些问题的本源都想的非常通透。但由于内容过于深奥,再加上两千多年表达方式的阻隔,他们的思想不容易被现代人理解。对于一个企业家,多学点传统文化,用《易经》,《道德经》的智慧融入到振企兴商中,才能使自己的企业基业长青。

  一个企业家如何成长,老子在《道德经》中零散地谈到很多,我觉得第三十三章讲的更接地气。就算不能融会贯通老子五千言,只要对着本章38个字死磕到底,每个人都会有不凡的成长。《道德经》38字的要言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一小段话的意思是:真正的智慧是认识自己,真正的强者是战胜自己。知足才能变得富有,有大志者都勤奋坚韧。不偏离本质者才能长久成功,而真正的成功是就算你离开了,你所创造的东西还在发挥长远影响。可以把这段话浓缩成十二个字:“自知、自胜、知足、强行,不失其所”。这是一个人成长的五个层次,而且环环相扣、无法略过。

  必须老老实实地逐层通关晋级,才能到达人生的更高境界,正象《周易》乾卦中所讲的,要想做到六龙御天,就要遵循“元、亨、利、贞”的规律,这四个字。元、亨、利、贞的元,是提醒我们慎重开始;亨,是指慎始才能够亨通;而利,则是告诉我们,获得的利益要正当、合理。元亨利贞就是‘仁义礼智信’一个企业家首先要有大格局,才能“御天”。

  小编今天谈谈企业家应具有的道德经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敢于自我批判,的智慧,“深淘滩、低作堰”,这是借鉴都江堰的六字诀。他们把每年对研发和管理持续投入、做深核心竞争力比做“深淘滩”;把控制垄断产品的毛利率、主动给客户降价比做“低作堰”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大部分人看得清别人,却看不明白自己,因为看待自己的问题时,会自带美颜功能。当然,还有不少人会过于自卑,放大自己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有一个的心理学模型叫“约哈里之窗”,把人的认知分为“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四个象限。有研究表明,大部分者都失败在“盲区”,自己的问题自己看不见,也没人敢告诉你。

  有些盲区是认知局限造成的,有些盲区则因为当事人甘当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自我认知是个人成长的起点,不跨出自己的盲区,就无法进入下一关。

  了解别人叫做聪慧,了解自己叫做明达。如何做到真正的自知之明,更客观地认识自己?“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个很好的方法:坚持自我批判,一日三省;主动寻求他人的反馈,获得逆耳忠言。曾国藩就用这个方法修炼自己。他早年在京为官期间,一度用写日记的方式自我批判,还定期把日记给自己的师友批注,获得客观而严厉的反馈。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别人容易,知自己难,要想使自己的企业基业长青,就必须要做到反思自己之过,使自己的思维合天道合人道合地道,谁掌握了道德经的智慧,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



商标注册排查
驳回风险评估
商标查询
欢迎拨打先知对咨询电话:
010-5601888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