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战略定位分析



        为什么说“苹果”能引进大众眼睛,并在市场上取得很大的影响力,例如说苹果手机,为什么得到大众的追捧,出现新的机型款式都想要花大价钱来购买呢,那是因为“苹果”它带给了消费者的追捧力,收到了消费者的追捧,并还有很多的“苹果迷”。苹果公司成功的实现了文化、产品、品牌和口碑之间的良性循环。

  苹果战略三密码

“苹果”公司战略定位分析

  乔布斯倾力打造用户体验

  个人电脑刚刚诞生的年代,苹果公司曾经辉煌一时,风光无限,然而自90年代Wintel联盟兴盛后,苹果逐渐成为对图形、设计方面有专业需求的利基品牌。80年代中期,因为经营问题,公司严重赤字,以及内部管理的分歧,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创立了一家软件公司NeXT和皮克斯(Pixar)动画工作室。90年代末期乔布斯重返苹果之后,大力调整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重新树立起苹果式的创新文化,并将此作为成功营销的基点。

  1996年,乔布斯回到了苹果公司。 1997年,他成为临时执行官并接管了Apple的重组,将公司的产品从40个减少到4个,1998年,带有水果色水滴状塑料外壳的iMac问世,以及Apple的硬件业务 复活了,2000年1月,乔布斯在MacWorld大会上发布了操作系统Mac OS X. 从那时起,它彻底彻底改变了Apple的所有主要产品,与此同时,乔布斯宣布任命为常任执行官,随着iPod / iTunes和iPhone的推出,乔布斯成功地创造了Apple文化的品牌形象:设计,技术,创意和高端时尚文化,这已成为行业和消费者的热点。

  Apple在机器技术的利基领域积累了多年,并致力于通过利用更优秀的人才来建立其核心资源,这使得Apple的技术和产品远远超出了竞争对手的实力,创新的工业设计,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嵌入式网络和图形多媒体功能都是由更优秀的人才精心设计的,自从代Apple成功以来,史蒂夫乔布斯开始认真对待产品的工业设计,并且由于这一重点,Jonathan Eve赢得了工业设计的荣誉,而Rizlav设计了Mac OS的精度。

  简化是苹果公司设计流程里更重要的一步,瓦斯寇(Wasko)为QuickTime以及iPod设计的界面都是忠于“简单易用”的界面原则。乔布斯的力向来被媒体广泛关注和评价,但基本上业界一致认为他是苹果公司的灵魂、核心资产。

  借释“数码生活”

  苹果CEO乔布斯发现,如今IT公司应该主攻的战场在消费者的右脑与左心房:科技产品应该参与到消费者的生活之中,与他们一起激动、幻想和创作;早年同样以创新闻名的索尼公司则因为过分沉迷于其对产品创新的“杀手本能”,自满于其品牌力量、出色的技术及经营效率,忽略了如何在薄利时代竞争中真正打动消费者。2001年iPod发售时,苹果公司开设了一个iPod Lounge网站,iPod的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用户信息,制造自己的iPod附件,给改进iPod提出建议和点子。这个论坛由苹果公司的员工维护,整理建议,并把更好的点子推荐给苹果公司。

  数码生活()的战略布局。数码生活的核心是使个人能通过一个终端设备,比如电脑、手机甚至一个遥控器,便利地获取和管理被联网的、个性化的资源。1998年,个人笔记本电脑已经基本具备了数码生活设备的特点,但是被联网的资源还十分分散,未有应用功能上集成度很强的平台,也还没出现个性化的服务。iTune音乐商店是个将版权音乐集成联网的商业平台,客户端可以个性化管理,同时与便携设备“即插即用”,操作简单,奠定了“数码生活”用户体验的基础。

  苹果公司战略给企业的两点启示

  技术优先型企业打造竞争力的持续性可以借鉴苹果公司的生态圈“价值网”共赢模式。以创造价值为企业竞争的出发点,技术型企业以“价值网”方式打造的竞争力更加持续、有效。为了保证自己公司游戏机的竞争地位,任天堂公司采取了给游戏开发商“许可证”制度的模式以打造“轰动型”游戏,极大的提高了任天堂游戏的总体质量。因为任天堂游戏的好声誉,吸引了更多玩家,提高了市场的收益总量,同时为游戏开发商提供了更大的激励为任天堂制作游戏。而针对中国市场,技术型公司如果能在横向上寻求与中国市场内产品互补公司的共赢,企业的中国竞争力则会更有作为。

  在产品和用户之间建立联系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体验,这种关注需要渗透到企业文化中,以创建像Apple这样的强大营销。

  “苹果”公司战略定位分析

 



tag:
商标注册排查
驳回风险评估
商标查询
欢迎拨打先知对咨询电话:
010-5601888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