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包装设计中中华民族文化的渗透



  “民族的才是龙头的”,我一直觉得现在从许多文章中都可以感受到的这个概念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偶然的一件小事,更使我对这句话语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那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工作之余,来山东讲学的原海参崴艺术学院院长康恰连科先生,拿着一本刚从系资料室找到的《敦煌壁画》,边看边激动地把我叫过去,通过翻译,我明白了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他是被敦煌壁画那强大的艺术表现力深深震动了。而且,更令他震撼和慑服的还有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

一.包装不仅仅是商业的产物

  包装在许多书中的定义是商业活动的行为表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当前的包装设计中,包装设计师为了迎合当前"时尚"的消费现象,接受并借鉴了大量外来的包装形式和包装理念,在包装的设计中一味简单地推崇西方设计风格,造成目前在商场、或便利店的货架上到处都是这种设计思路留下的痕迹,商业包装的视觉艺术语言形式的美感创造被强大的、单一式的"西式"风格所吞没。

  但随着广大群众消费观念的日益理性和成熟,这种包装语言单一化的表现形式,已越来越多地让消费者感到不满。人们开始对商品包装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开始追求自我的消费习惯;开始追求包装设计的个性化、本土化;开始追求突出商品包装中的文化和审美情趣。这些都迫切需要一个与其发展相适的成熟的商业包装环境,需要一个具有本地域特点的,高设计水准的商业包装设计文化。那些仅简单用美感、功能和经济来概括商业包装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某些现象毕竟是暂时的,未来消费者关注的不仅是花哨的色彩表面,各式各样的包装方法,不同组合形式与不同的材料的应用,更多注重的将是包装外表形象是否有亲和力,自身的情感是否得到了尊重。

  简言之,就是看商品的包装在满足人们物质的需求时,能否同时反映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消费文化与审美情趣。

二.文化性是商业包装成熟的前提

  包装是商业的艺术,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艺术。

  今天,由于国际化市场进程的加快,使得现代商业包装需要在市场认同方面实现更大范围的语言沟通。就是要使商品包装在视觉的可读性上尽可能达到国际水平,在形式表达上具备识别的能力,商业包装的表现风格自然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这既是中国包装走向龙头的机遇,又是将要面对的艰巨挑战。而中国的包装设计师们却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经济的化在某些方面,更应该理解为文化的多元化。要使日益同质化的市场中所有商品拉开差距,就必须拥有各自独特的个性表达,也就是在设计商业包装时,设计师不仅要深入生活,注重对时尚、人情、人性和消费观的把握,还要在吸收西方设计精髓的同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学习,把文化要素同审美的技巧表达所产生的纯形式创构整合起来,创造出既合乎艺术性规律的秩序结构,又符合广大消费者审美需要的强烈自我意识上来,也可以概括为既赏心又悦目。因此,商业包装中的任何表象及形式,都不能单纯为了化而放弃掉原有浓烈的审美成分。要体现出具有深厚文化审美内涵的创构追求和与其不可隔绝的民族文化背景,体现出商业包装作为一门大众艺术与地区、民族、传统与环境等关系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只有对自我传统文化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不断与地域文化相吻合,把民族文化已经作为包装设计艺术的基础和动力,作为对人们生活的真实反映、再现和表征,商业包装的艺术形式的独特表现力才会与众不同。可以说,商业包装的某些特性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所表达的艺术语言形式都是对文化个性的某种守望。因为一个多样的龙头才是艺术的本源,才能更符合多文化之间人性的需求,才能使我们的龙头丰富多彩。

三.包装审美中的民族文化融入

 



tag:
下一篇:包装设计知识
商标注册排查
驳回风险评估
商标查询
欢迎拨打先知对咨询电话:
1391187585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