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品牌命名的误区



  在中国有句俗话:“不怕生坏命,就怕起坏名”,可见名字的重要性,在商场中也是一样,一个好命名也许不能为一件烂产品带来促销。但一个烂命名却肯定使一件好产品滞销。品牌命名作为品牌的组成要素,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对已一个品牌来说,更更重要的就是名字了。网上有不少关于品牌命名知识的阐述,但是为什么中国很多企业还是对此不屑一顾,仍然我行我素,不考虑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呢!这也是中国为什么很多品牌拼不过外国品牌的原因之一,起先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人家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国内企业品牌命名的误区!

国内企业品牌命名的误区

  误区一:崇洋媚外

  这种现象在每一个行业都有,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短期的投机行为,也是一种短期现象。很多企业都以为只要有个洋气的品牌名跟国际品牌沾上关系了,也不考虑所谓洋气的名字能不能承载企业的价值与理念。在前两年广州举行的一次美博会上,参展的化妆品品牌很少有起正规的中文名字,取个洋名成了众多企业争先恐后的行为,这些都是一些注重短期利益的企业。对于有长远发展计划的企业来说,千万不可生搬硬套的给自己的品牌globrand.com取个不属于自己的名字,它就像一个空中楼阁,无法以承载企业的任何具有价值的文化内涵。崇洋媚外与品牌国际化完全是两个概念,国际化是没错的,但英文命名涵概的寓意必须经得起推敲。国际日化巨头来到中国,例如宝洁与联合利华,她们的系列产品都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很有亲和力,这是值得我们中国企业学习与借签的案例。

  误区二:傍大款

  香港珠宝品牌有个周大福,国内珠宝企业就来个刘大福、张大福什么的;香港有个周生生,国内企业干脆把周大福和周生生杂交一下,来个周大生,品牌命名傍大款的行为在国内珠宝行业不胜枚举,当然有包括其他行业,这些企业虽然在短期的时间内可以做到扰乱消费者视听的效果,但骗得一时,骗不得一世。有时这些企业虽然做到一定的规模,但长期以往更终还是无法经住市场的推敲,“欧典”与更近的“丸美”事件就是实例,这些企业一旦某些公关方面没有做到位,其血统不纯的出身就会成为媒体做文章的题材。

  有时我们的企业不但不能傍大款,甚至需要规避。有一个案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前段时间服务的一个企业是一家在国内做得非常好的饰品企业,但因其品牌名与一国际大品牌的品牌名很相像。所以,只要这个国际大品牌入驻的终端渠道,他们都无法进驻。就边企业前期拓展苦心经营的渠道也受到这个国际的挤压,因为国际的globrand.com强势,渠道商的压力非常大,有些甚至直接建议这家企业更换品牌名。当时这家企业现在面临很大困境。其一、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因为极有可能只是为别人做嫁衣;其二、如果更名,前期为品牌做的宣传投入只能从重头再来。品牌名不能成为企业发展助力,而是成了阻力。后来,这位企业的老板还是忍痛割爱,为品牌更名,品牌建设从零开始。

  误区三:难记、难传播

  易记、易传播的命名原则在每一本品牌专注中都有强调。对于一个品牌的名称来说,如果不能很容易的被消费者记住,那么,品牌名不但不能为品牌的长远发展服务,反而会成为品牌发展的累赘。一个容易被记住的品牌名传播过程中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一个品牌名很拗口,记忆难度很大、传播也就变得更难,往往造成花费了巨大的财力仍无法达到企业所预想的度。

  其他现象

  除了以上几种误区之外,国内品牌名还出现了一些如:“死了都不改”与“恶俗抢注”的现象。

  “死了都不改”,就是品牌有一段辉煌的历史,但现在却成为负面的形象的代表,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将此品牌名定格为劣质或失败,但企业仍抱守残缺。三株至今不改品牌名就是一个例子,一个被消费者摒弃的品牌名还值得企业为他再付出代价吗?

  还有“恶俗抢注”现象,前段时间的央视被抢注,更近的“鸟巢”与“水立方”被申请为内裤商标都是此类现象。把人们心目中美好形象恶俗化,这是消费者所唾弃与不允许的,这些抢注的名现象只能落个哗众取宠的谈资,注定不能成气候,非常多的消费者撰文讨伐就说明这一点。

  总之,一个品牌有了一个好的名字,就有了好的开始,希望中国的企业家们少一些取巧、多一些实干、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理性科学思考。有时一个品牌的命名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中能走多远。

  以上对国内企业品牌命名的误区的介绍,希望可以能帮助到大家,引起大家的谨记。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品牌命名广告学的知识,欢迎你在此继续浏览其他文章,如有疑问点击在线咨询,找顾问为您进行解答!

  延伸阅读:中国品牌命名要国际化



商标注册排查
驳回风险评估
商标查询
欢迎拨打先知对咨询电话:
010-5601888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QQ咨询